编辑·书评丨《舰船综合保障设计技术》

 



【作者简介】


   张平 1964年生,1986年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研究员,曾任某航母总体副总师,主持该舰综合保障设计工作。曾任中央军委科技委后装综合保障领域专家委员、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维修工程技术专业组成员。获得2013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中船重工集团二等奖、中船工业集团一等奖各一项,国防发明专利2项。参与《航空母舰设计概论》和《水面舰船设计新技术》两种图书的编著,负责综合保障技术、舰载武器系统章节的撰写。


【图书简介】


   本书详细梳理了海军舰船综合保障设计的各个方面,从基本概念、设计原理、设计流程、标准规范到具体的设计技术、内容、验证与评估方法,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阐述。这对于提高舰船的综合保障能力、优化舰船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此外,本书还结合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对舰船综合保障设计的前沿技术进行了介绍,尤其数字化设计实践等内容具有很高的前瞻性和创新性,填补了国内舰船综合保障设计领域的理论空白。舰船综合保障设计贯穿舰船全寿命周期,包括舰船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安全性和环境适应性等通用质量特性设计与验证,综合保障系统设计及技术保障设计工作。本书分10个章节阐述了舰船通用质量特性的基本概念、标准要求、设计与分析方法、试验与评价要求、一体化设计技术;综合保障系统设计原理、组成和功能;技术保障设计的要素、流程等。在讲述理论方法和标准的基础上,重点结合工程应用实践,给出了许多实际工程应用案例。本书不仅可为广大工程设计人员和管理人员提供指导和参考,也可作为舰船工程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同时可供舰船装备订购方、军代表、建造厂、修理厂等相关人员参考。


【书评】


   21世纪以来,随着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等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世界上各大国的海军舰船质量相对于以前有了巨大的提升。海军各类舰船是非常复杂的武器平台,其所装备的系统、设备的数量、种类和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着海军舰船的作战能力和生存能力。海军舰船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组成复杂、功能复杂、使用环境复杂、使命任务多样,而且会随战场情况的变化而变化。舰船各系统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动态系统,这些系统与子系统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协调和配合关系,构成了一个高度集成的信息化系统,其功能性、可靠性、安全性、使用效能等方面都需要进行严谨的设计、精确的制造和严格的测试评估。为了保证海军舰船装备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及时维修,亟须建立一套有效的综合保障体系,提供所需的保障资源和服务,提高海军舰船的战备完好性和保障效率。《舰船综合保障设计技术》一书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英富、再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朱胜主任作序推荐,给予了较高的学术评价,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专业性。本书由资深的海军舰船综合保障设计专业专家撰写,内容涵盖了舰船综合保障设计的各个方面,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其学术水平和价值极高。书中的理论和方法都是基于实际工程经验和科学研究的成果,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此外,本书还引用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和资料,为读者提供丰富的学术参考。  本书作为舰船设计领域首部综合保障专业理论和实践并重的设计著作,积累了作者近40年的工程经验,将增强公众对舰船综合保障设计的认识和全面了解,有助于舰船装备管理方、论证方、设计方、建造方、科研院所、学校、企事业等相关人员对综合保障设计厘清思路,统一思想,找到方法,增强国民的国防意识和海洋意识,共同提升装备保障力。本书的出版也将促进海军舰船设计领域的技术进步和创新,提高我国海军舰船的整体水平。此外,本书还将为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推动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和合作。《舰船综合保障设计技术》一书的出版对于提高海军舰船的作战能力和生存能力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通过系统的分析和设计,可以提升舰船论证思路、优化设计内容,使舰船论证单位、设计人员、建造人员等达成共识,少走弯路,提高舰船的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安全性、环境适应性等通用质量特性设计水平,降低全寿命周期费用。这将有助于提高舰船的作战效率和生存能力,增强海军的整体实力。此外,本书的出版还可以为相关领域的机关管理人员、科研人员、学校、企事业单位人员等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促进海军舰船设计领域的技术进步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