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足够让一棵幼苗长成参天大树;四十年,也足够让一家出版社打磨出自己的风骨。在建社四十周年之际,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精心策划推出社庆纪念图书《何以璀璨》。该书以“来时路”“在路上”“再出发”“我见证”四大篇章为主线,将出版社四十年来的风雨兼程娓娓道来。
《何以璀璨》不仅是一部出版社的成长史,更是一代代哈工程出版人用汗水与智慧书写的四十载答卷。书中没有宏大的叙事,只用平凡却鲜活的细节,连缀成出版社四十年来“坚守学术初心、勇担文化使命”的精神脉络。
让我们循着这本书,听哈工程出版人讲述关于梦想的故事,感受那份与书相伴的质朴感动。

来自大洋彼岸的邮件
——石岭
2024年6月21日,在第30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期间,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召开了Measure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Nuclear Engineering新书发布分享会。我社与德国施普林格出版社联合策划的“核科学与技术”系列图书的出版,标志着我社国际出版成系列、专业化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推动了中国学术更好地走向世界,更好地展示了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

Measure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Nuclear Engineering 新书发布分享会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我们的使命是“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在前所未有历史性大变革的特殊时期,弘扬中国文化,加强中外科技文化交流,扩大我国科技话语权是我们出版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哈工程出版人不忘的初心与使命。
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我社的国际出版业务从版权引进起步,是自2017年的一封大洋彼岸的邮件开始的。2017年一位作者想翻译一本化学方面的图书,他给了我一张名片,说之前开会的时候认识一位美国专家。我试着用英文邮件大致介绍了自己及翻译的意图,没想到第二天早上上班就收到了老先生的回复。透过电脑屏幕,我感受到老先生在回复中表露出的热情,他说能收到我的邮件真是一个缘分,他父亲就是哈尔滨人,他本人对哈尔滨这个城市充满了向往,也特别希望有机会能到哈尔滨看一看,只是遗憾他不会说中文。当然,他也介绍了之前他在美国威立出版社出版的图书的情况,并给了我威立出版社编辑的邮件,大致讲解了图书的版权事宜。当时我第一次联系版权业务,心里一点底都没有,老先生的邮件一方面帮助我打通了版权引进的联系通道,另一方面对我也是一个莫大的鼓舞。
万事开头难,开始确实不容易。2018年一位老师一次性给我6 本不同国外出版社的英文图书,让我帮忙联系一下版权情况。我在网上各种搜索,发动了一切人脉,联系国内代理机构和版权机构,利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最终除了一本书还没有联系上外,其余的5 本书有的是版权已授权给其他作者,有的是无法引进。这个结果一度让我很沮丧,唯一的收获是有了一些外方出版社和代理机构的联系方式。幸运的是,道路通了之后版权引进的学术出版方式得到了老师们的认可,一些学者直接将手头的经典交给我让我联系版权,包括夏虹教授的《健康管理与工程预测技术》、彭敏俊教授的《核反应堆堆芯检测》、夏庚磊教授的《热管在裂变核电站中的应用》,尤其是2018年中国科学院王乃彦院士翻译并出版了施普林格出版社的《激光与核——超高强度激光在核科学中的应用》一书。我社的版权引进工作就此有条不紊地展开了。
量变产生质变。近几年来我社已累计版权引进近百种图书,主要集中在船舶与海洋工程、核科学与技术、军事社会学、语言学等,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学校的青年教师。2022年,我社的版权引进工作得到了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和中国核工业教育学会的认可与肯定,我社与学会相继联合成立了“船舶与海洋工程翻译出版计划”和“核科学与技术译著出版工程”,影响力由学校辐射到了行业。项目建设以来,得到了中国船舶集团多个科研院所,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江苏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教师的欢迎,我社的版权引进图书成为我社的另一个特色品牌。
二、造船出海,扬我国威
厚积才能薄发。我社成系列、大规模的版权输出是偶然也是必然,在一次参加BIBF的过程中我认识了国际版权机构的版权经理,也认识了一些编辑。2022年在一次与施普林格物理方向的编辑张凌燕交流的过程中,我提到了我社近年来出版的核科学与技术类图书,一方面多个项目入选了国家出版基金、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在行业具有一定影响力,另一方面我们的图书成体系、成规模,虽然张编辑说懂我的意思,也对我们的图书感兴趣,但是施普林格出版社没有直接从一个出版社大规模引进一个系列图书或者直接打造一个系列的先例。2023年初,张编辑兴奋地说我们社的核科学与技术系列选题在施普林格出版社立项了,接下来就是翻译计划和进度安排,并在我社提供的70种当年出版的图书中选择了47种作为初步的书目立项。2023年11月我社就这一系列图书与施普林格出版社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十几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与老师见证了这一仪式,为出版社的发展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两年来已经落实翻译了其中的10种图书,其中Measure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Nuclear Engineering和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两种图书已经出版完成,这象征着我国核科学技术迈向了世界的学术舞台,还体现了出版社致力于学术出版“走出去”工作的重要影响力。

与施普林格出版社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我们将继续加强与国外高水平出版社的交流合作,不断创新出版形式,推动中国学术更好地走向世界,更好地展示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为中外读者奉献更多高水准的图书,为中外学术交流特别是水声、核、船海领域的交流,开拓一方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