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足够让一棵幼苗长成参天大树;四十年,也足够让一家出版社打磨出自己的风骨。在建社四十周年之际,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精心策划推出社庆纪念图书《何以璀璨》。该书以“来时路”“在路上”“再出发”“我见证”四大篇章为主线,将出版社四十年来的风雨兼程娓娓道来。
《何以璀璨》不仅是一部出版社的成长史,更是一代代哈工程出版人用汗水与智慧书写的四十载答卷。书中没有宏大的叙事,只用平凡却鲜活的细节,连缀成出版社四十年来“坚守学术初心、勇担文化使命”的精神脉络。
让我们循着这本书,听哈工程出版人讲述关于梦想的故事,感受那份与书相伴的质朴感动。

向南走
——唐欢欢
十五年前的一次机缘巧合,我从南方小镇一路向北,来到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参加了工作,现在回想起来,对于一个习惯了温润气候的人来说,北方冬季的干燥寒冷确实是一种考验。
甫一开始,因为具有船海类专业学习背景和工作经验,社里安排我负责船舶类教材的编校。在严格的培训和同事们的帮助下,一段时间后,我已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文字编辑。彼时的出版社,虽然已在船海类教材出版领域形成自身特色,但其范围仍以高校为主,一些具有极强应用性的船海类职业教育院校还未与我们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于是根据社里的发展需要,我由文字编辑转为策划编辑,主要负责船海类的选题策划。
从一个只跟书稿打交道的文字工作者转为直接与作者沟通、为船海类职业院校服务的策划编辑,对于刚刚接触策划工作的我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也常常会令我感到无从下手。为了策划出船海类职业院校的精品教材,我选择了一种最笨的办法——查阅大量的资料——比如我国开设船舶类专业的学校都有哪些,每所学校的特色分别是什么,都有哪些名师大家,他们都出版过哪些教材,哪些教材需要修订,等等。但是不得不说,最笨的办法往往也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我了解到大部分涉船院校都在南方沿海城市,如武汉、南京等地,且这些学校的招生数及教材使用量普遍较大,于是我向社里提出申请,带领团队前往南方院校开发作者资源。
落笔于此,我发现这似乎是我职业生涯中的一个小小的玩笑——虽然早年离开南方定居东北,但工作后在某一特定时期,却又多了一个新的任务——重向南走。
平心而论,建立关系、服务院校的工作是有其自身细致的要求的,而且这个过程相当“烦琐”——为了更好地了解船舶类院校的情况,我查阅了大量的涉船专业目录,以及各院校的具体课程,了解每所学校的专业重点方向;并且与几所熟悉的院校进行沟通,了解了他们涉船专业的招生人数、所授课程及选用的教材版本以作参考。
事实上,这项工作也是我们出版社发展的一个方向——要打造一家船海类特色的出版社,仅仅着眼于本科教材及专著建设是远远不够的,船海类专业有其特定的应用性和操作性,建设船海类高职院校的系列精品教材,也是顺应国家发展技能型人才、服务船海企业用工、培育海洋海防能力的必由之路。
所以对于我而言,虽然工作的过程非常辛苦,但“向南”似乎确实是最适宜我走的一条路。2017年,恰逢社里要组织策划一套全国船舶工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规划教材,我负责做前期的资料收集、整理工作。根据之前对高职院校课程资料的收集,我整理出了船舶工程技术、船舶电气工程技术、船舶舾装工程技术等多个高职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类专业及水上运输类的专业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教材,后来经过与相关院校的沟通,我们将部分教材内容整合,最终确定出一套精品系列教材。实际上,这也是我从事策划编辑以来,经手的第一个大项目。

策划编辑参加全国交通行职委船舶专委会年会
为了合理地将这数十种教材的编写任务分配给各涉船院校,我们秉持着既充分利用各院校优质的教育资源,又广泛覆盖各类院校及实际需求的原则,进行了周密的规划与协调。一是确保师资力量雄厚的院校能够发挥其在专业领域的优势,深度参与教材的编写;二是兼顾师资力量相对一般的院校,使他们也能参与编写或使用教材,以此扩大教材的使用范围。
为此,我从策划编辑部再次回到船海编辑部,而得益于之前同时从事过这两方面工作,我在船海编辑部内部进行了细致的分工,每位同事负责对接特定院校,深入了解其专业设置、师资力量及教学特色,为后续主编单位的确定奠定基础。
之后,我们根据各院校的专业优势,逐一确定了每本教材的主编单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编写网络的覆盖范围,主动联系开设了相同或相似专业的其他院校的老师,与主编单位的老师进行深入沟通,鼓励并促成多所院校的老师联合编写同一种教材。这种跨校合作的方式不仅丰富了教材内容,也促进了不同院校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而为了确保教材的实用性与针对性,在策划时我们特别强调了教材“工学结合”的理念。事实上,这既是对国家发展职业教育建设大方向的一种积极响应,也是我们推动高职教材出版发展的初心。以此为基础,我们建议并推动了各院校与相关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参与教材的编写。这样不仅能够确保教材内容贴近企业实际需求,还能够让学生在毕业后迅速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实现学以致用。
此外,在项目实施期间,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当前教材的使用情况,为新编教材提供建议,从南京到武汉、从九江到广州,从福州到泉州,我们与几所重点涉船院校沟通,联系授课教师,制订听课计划,了解当前使用教材的版本、内容、优缺点以及教师授课时的实际使用情况,仔细对比教材与授课内容之间的差异,记录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遇到的教材问题,询问教师对新编教材的期望和建议。

策划编辑参加全国船舶类高职院校“两赛一会”
同时,我们还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认真听取他们对于教材的意见和建议,以便让我们新编的教材既能满足教学需求,又能方便学生学习。而彼时,乘着国家对于教材信息化、数字化改革的东风,我们与主编充分沟通,为教材配套了习题、课件及重难点的数字资源,并且根据教材的使用要求适当增加了课程思政的相关内容,将教材打造成集新形态、活页式、工作手册式等为一体的融媒体教材。
经过紧锣密鼓的筹备与各方的不懈努力,2018年初,船舶行指委教学资源委员会正式立项了这几十种教材。又因项目由多所涉船院校牵头作为主编单位,十几所院校及多个企业的积极参与,形成了强大的编写阵容,也为此后我们成功申报国家“十三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在那一刻真正到来时,过往曾走过的路又都汇聚在一起,默默地诉说着我们每一个坚实的脚步。

我社出版的教材入选国家规划教材(部分展示)
冬去春来,当松花江的河水推开厚厚的坚冰,可能我们又要踏上新一轮的向南之路——武汉的江、南京的河、上海的夜,以及这条路带着我们走向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