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庆纪念图书《何以璀璨》连载㉔丨红旗大街735号

    四十年,足够让一棵幼苗长成参天大树;四十年,也足够让一家出版社打磨出自己的风骨。在建社四十周年之际,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精心策划推出社庆纪念图书《何以璀璨》。该书以“来时路”“在路上”“再出发”“我见证”四大篇章为主线,将出版社四十年来的风雨兼程娓娓道来。

《何以璀璨》不仅是一部出版社的成长史,更是一代代哈工程出版人用汗水与智慧书写的四十载答卷。书中没有宏大的叙事,只用平凡却鲜活的细节,连缀成出版社四十年来“坚守学术初心、勇担文化使命”的精神脉络。

  让我们循着这本书,听哈工程出版人讲述关于梦想的故事,感受那份与书相伴的质朴感动。


 



红旗大街735号

 


——姜珊


   一、乔迁新址 逐梦新程

   2024年8月,出版社正式将办公地点迁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红旗大街735号,哈尔滨工程大学主楼正对面。

   此次搬迁是出版社贯彻落实学校房屋规划部署的关键行动,也是对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坚定支持。

   在这次选址过程中,出版社工会充分考虑了出版社服务对象的需求以及员工的意愿,选址要遵循以下三点原则:

   (一)新社址必须紧邻学校,围绕学校,方便与校内各单位及作者的联系沟通;

   (二)新社址必须具有标识性,方便合作单位、来访作者寻找到访;

   (三)新社址涉及全体员工的切身方便,事关企业的凝聚与团结。

   本着三项选址原则,出版社迅速组建了调研小组,对学校周边地区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并据此形成了详尽的调研报告。出版社工会召开集中会议,通过投票表决的方式,让员工基于调研报告中推荐的地点选出新社址。这一举措充分体现了出版社对员工意愿的尊重。

   二、尽快落实新办公地点 刻不容缓

   地点选好了,近百人的搬迁谈何容易。搬迁小组全面部署、周密安排,在2024年七八月的仲夏酷暑之际,紧锣密鼓地完成了办公新址的外立面装修、内部空间规划、水电网统筹等工作,为搬迁奠定了基础,为编辑们的工作营造了良好温馨的环境。


新址内部空间

   截至2024年8月19日,出版社迎难而上、主动担当,历时近50天完成了办公地点选址搬迁工作。新社址虽搬离了学校,但出版人对学校的守候犹在,服务师生的初心未改,支撑学校中心工作的使命从未懈怠。2025年,出版社将迎来建社40周年。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将在新社址开始一段新的征程。

   三、新环境孕育着新风貌 新风貌激发着新动能

   新社址作为这一切的起点和依托,承载着无限的期待与希冀,为出版社未来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办公区域共四个楼层。一楼宽敞的空间,在设计上分割为两个部分。隔断之内是发行部门、出版部门、策划部门的合体,覆盖了出版全流程。隔断之外是一个形象展示和接待区,作为出版社的窗口,开放而明亮的设计展现了出版社的崭新形象。二楼为编辑部门与总编室,是出版社的“文字加工厂”。这里汇聚了具有专业素养的编辑人员,每一份稿件都在她们的精心雕琢下焕发新生。三楼为社领导办公室、党政办公室、财务部和人力资源部。作为出版社的决策与管理中心,是一切有序运行的中枢。负一楼则兼具了会议与活动功能,可以举办社内会议、员工培训,开展团队建设等。


图书展示与会客区

   除了这个主体办公区,出版社在校内的办公场所还有融合出版中心、教材中心、杏花驿站和如许书屋。出版社还与学校烟台研究院共建了校园文创商店,坐落在烟台校区。


编辑办公区


会议室


   四、用心营造 尽显企业人文关怀

   随着新社址的启用,出版社全体成员的精神风貌也焕然一新。大家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专业的态度投入到工作中。敞开式的办公格局,打破了物理隔离,促使大家信息的流通更加顺畅。

   独立策划人王丹对新环境赞不绝口:“出版社领导充分尊重员工意愿,这是我们全体员工自己选择的办公地点。站在窗前,映入眼帘的是学校雄伟的主楼和校门。每天的工作好像都在学校的注视下,心和学校离得更近了,督促自己服务学校的信念更强烈了。坐在崭新的办公室里,心情十分舒畅和愉悦。”

   编辑部主任丁伟在新的工位上发出感慨:“从前我用的是有着17年社龄的办公家具,现在拥抱我的是大容量的工位与专属衣柜文件柜。在工位的方寸之间,处处都体现了社领导的精心用心,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放置图书的配置,在新的环境我们没有理由不推出更多的精品力作。”

   发行一部主任包国印分享自己的感受:“新办公环境的启用,对发行部来说是一剂振奋针。一楼开放而专业的布局,让我们在接待客户时更加自信从容。更重要的是,新环境带来的不仅是物理空间的变化,更是我们发行服务理念的一次全面升级。我们致力于将每一本书、每一个产品、每一个活动都打造成为连接作者与读者的桥梁,让知识与文化情感的传递更加高效、精准。”

   在新环境的加持下,出版社将继续秉承出版初心,牢记出版使命,不断创新,追求卓越,为学校的发展贡献出版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