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足够让一棵幼苗长成参天大树;四十年,也足够让一家出版社打磨出自己的风骨。在建社四十周年之际,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精心策划推出社庆纪念图书《何以璀璨》。该书以“来时路”“在路上”“再出发”“我见证”四大篇章为主线,将出版社四十年来的风雨兼程娓娓道来。
《何以璀璨》不仅是一部出版社的成长史,更是一代代哈工程出版人用汗水与智慧书写的四十载答卷。书中没有宏大的叙事,只用平凡却鲜活的细节,连缀成出版社四十年来“坚守学术初心、勇担文化使命”的精神脉络。
让我们循着这本书,听哈工程出版人讲述关于梦想的故事,感受那份与书相伴的质朴感动。

“程”心“程”意,携手同归
——致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40周年社庆
——王丹
2024年6月,我有幸以独立策划人的身份加入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这个大家庭。初来乍到,我感受到的不是陌生,不是冷漠,更不是所谓的职场“潜规则”,而是来自方方面面的关怀和帮助。
还记得我刚刚展开工作的时候,各种工作流程都需要重新梳理、重新熟悉、重新探索。但是,不管我问到谁,他们都会非常热情并且不厌其烦地为我讲解各种流程,直到我熟悉并能够独立操作为止。记得第一次处理作者稿费事宜,线上流程的提交、线下所需材料的准备,让我不知从何处下手,而作者已经在税务局“待命”了。此时此刻,是一位经常办理相关业务的同事指导我走完了线上流程;是一位财务同事详细认真地描述了如何办理税务局方面的事务,让作者不至于无功而返。对于在职场工作过十多年的从业者,我深知这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热情,更是企业文化的熏陶,才让这里的人个个都饱含真诚与热情。从此,我对融入这里信心十足,也更加喜欢这里的文化和这里的人。这里就像一个大家庭,兄弟和睦,团结一致,奔着共同成长、共振家声,向前迈进,勇往直前。
步入正轨之后,我的工作渐渐展开。作为独立策划人,我所承担的工作既普通又特别,普通在于,我跟其他策划编辑一样,要承担既定的选题任务;特别在于,我总想从出版特色产品的角度去揣摩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兼具的选题。在我们的职业发展规划上,我们的大家长给予了充分的重视。我们家,通过明确不同岗位的定位和任务,为每个孩子的职业发展指明方向。如编辑岗位细分,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朝着策划编辑、文字编辑等方向发展。每一个细分岗位都有相应的任务和考核标准,这种明确的晋升通道激励我们所有孩子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能力,为我们提供了职业发展的目标和动力。这是我们的大家长对我们职业成长的关怀,让我们同心协力,在自己的发展道路上珍视自己的价值。
作为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我们的努力和付出是被认可和重视的。作为一个“新人”,我刚入社不久,就参与了两种重点图书的出版工作,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我对图书形态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令我没想到的是,马上被采纳并付诸实施了,这对我来说是一种认可,也是一种鼓励,让我对今后的工作越来越目标明确,信心十足。
出版社作为宣传的主要阵地之一,我们的成长离不开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提升,虽说“本事学到手就是自己的”,但这个家显然没把我们当外人,她总是投入财力和时间为我们提供培训与学习机会。她会按照我们的工作性质、个人特点进行有目的的分类培训,这些培训有资深员工的经验分享,有专家学者的专业授课,有行业大咖的独到见解,等等。通过培训,我们能够学习到新的知识和技能,适应出版行业不断发展的需求,提升自己的职业竞争力,使我们在工作中更有成就感和自信心。这是来自出版社这个大家长的支持与关怀,让我们这些孩子能够与同行交流经验、了解行业最新动态、拓展人脉资源,而她的期待,只是自己的孩子越来越优秀而已。
对于我们的家,她也是倾力打造,为我们营造了舒适、安全的办公环境。说来也巧,我这个“新人”刚到不久,就经历了一次社址搬迁,从选址到装修,再到办公环境的设计,一切都那么稳妥和亲切。还记得那是一个下午,我们所有的兄弟姐妹被聚集到一起,讨论的是选择哪个地点作为我们的“新家”,经过投票,我们从三个备选地点中选择了一个,从那时起,我们就开始期待我们的“新家”。这是我们所有人一起选择的“新家”,从硬件环境来看,齐全的办公用品自不用说,位于硕大落地窗旁边的休闲区,沙发、茶桌、桌灯一应俱全;三个楼层的活动区更是考虑了我们久坐的工作性质,配备了各种运动器材,让我们在工作之余放松一下身体,放空一下精神。更有甚者,还为每位员工配备了专属衣柜,超多存放物品的格子也在我们触手可及之处。

办公室休闲区
也许你会觉得这没有什么特别,很多“有文化”的公司都会有这样的办公环境。那么,我就来盘一盘我们的软件环境。冬日里的朝阳洒在桌上,信手端起一杯香浓的咖啡,慢慢啜饮,看着眼前落地窗对面矗立着的学校主楼,早高峰的忙碌和寒冷就这样一扫而光,即使想到一天繁忙到起飞的工作,依然会被这样的早晨治愈。工作中的磕磕碰碰,如意和不如意,都有人在固定的时间来听你说一说,帮你出出主意,这就是一如既往的领导接待日。无论是业务问题,还是管理问题,甚至是小到一时的纠结和徘徊,都可以畅所欲言。这样和谐、愉快、积极向上、归属感满满的办公软环境,你羡慕了吗?有没有像我一样,生出一种“近者悦,远者来”的感动?

工作中的“归属感”
如果你觉得这就是这个走了40年的她的全部,那么你错了。她的人文关怀绝不仅仅如此。春天,万物复苏,校园渐渐披上了绿色,鸟语花香,碧空如洗,不正是举行各种比赛类团建活动、舒展筋骨、增强员工凝聚力的大好时节吗?夏天,河水潺潺,暑热袭来,无处安放的焦躁心情没被居家办公的清凉治愈吗?秋天,落叶纷纷,瓜熟蒂落,工作上的收获伴着工会的节庆礼物如期而至,那种幸福感,感受到它的香甜了吗?冬天,寒风呼啸,大雪纷飞,在这严寒的季节里,关怀备至的健康体检温暖到你了吗?
一年四季,循环往复,很遗憾我没能经历她的前38年,往后岁月,携手同行,共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