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庆纪念图书《何以璀璨》连载㉒丨可以着急,但别太着急

    四十年,足够让一棵幼苗长成参天大树;四十年,也足够让一家出版社打磨出自己的风骨。在建社四十周年之际,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精心策划推出社庆纪念图书《何以璀璨》。该书以“来时路”“在路上”“再出发”“我见证”四大篇章为主线,将出版社四十年来的风雨兼程娓娓道来。

《何以璀璨》不仅是一部出版社的成长史,更是一代代哈工程出版人用汗水与智慧书写的四十载答卷。书中没有宏大的叙事,只用平凡却鲜活的细节,连缀成出版社四十年来“坚守学术初心、勇担文化使命”的精神脉络。

  让我们循着这本书,听哈工程出版人讲述关于梦想的故事,感受那份与书相伴的质朴感动。


 



可以着急,但别太着急 


——王静


   作为一名刚刚踏入编辑行业的新人,我仿佛被投入了一个色彩斑斓却又混沌的世界。在这里,我既是那个渴望证明自己、跃跃欲试的青年,也是那个在信息洪流中迷失方向、无所适从的新手。我的日常工作,就是在这种急切与必须谨慎探索的双重心态中展开。

   初入职场,我怀揣着对编辑工作的无限憧憬和满腔热忱。我想象中的编辑,是那个执笔如剑、运筹帷幄的智者。然而,现实却给了我一记沉重的打击。面对堆积如山的稿件,我感到手足无措;面对编辑部的紧张气氛,我倍感压力;面对那些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我更是如坠云雾。最让我感到困惑的,是编辑工作中的那些“潜规则”:如何准确把握读者喜好,如何与作者有效沟通,如何在保证稿件质量的同时提高出版效率,如何掌握申请书号的流程,如何与印刷厂沟通……这些问题看似简单,实则深奥,像一座座高山,压得我喘不过气来。

   每天,我都会早早地来到办公室,试图用勤奋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但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一整天下来,我只勉强完成了一本书稿的几页。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感到无比的挫败和自责。我过于急切地想要证明自己,这种急切不仅对修改稿件无益,也让我在与作者沟通时显得笨拙和紧张。我急于完成稿件的修改,却又害怕自己的修改意见会伤害作者的情感,同时担心沟通不畅导致作者的误解。记得有一次,我需要与一位作者沟通,他书稿内容需要大幅度调整。我紧张地拨通电话,心里反复“排练”着要说的话,当我开始解释我的修改意见时,我的声音都在颤抖。我意识到,我忽略了编辑工作的本质——耐心、细致和敏锐。我开始放慢自己的脚步,不再急于求成,而是静下心来,认真学习每一个编辑技巧,仔细研究每一份优秀的稿件。


编辑日常处理稿件

   在经历了最初的混乱后,我开始主动学习。我会向经验丰富的 编辑请教,同时阅读编辑指南。我开始意识到沟通不仅仅是语言的交流,更是心灵的碰撞。我开始尝试不同的沟通方法。我学会了在提出修改意见之前,先认真倾听作者的想法和意图;我会站在作者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他们的担忧和期望;我会练习如何清晰、简洁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减少发生误解的可能性;我建立了一个反馈循环程序,鼓励作者对我的修改意见提出自己的看法。逐渐掌握了沟通的技巧之后,我开始感到不那么“着急”了。我能够更加自信地与作者讨论稿件的修改,也能够更加从容地处理沟通中出现的问题。这种适应不仅仅是技能上的提升,更是心态上的转变。


编辑与排版人员沟通稿件修改

   稿件修改完成后,便步入申请书号的阶段。相较于改稿,此项工作对耐心与细心的要求更高。倘若稍有差池,便可能致使整个出版流程延迟。每到这个时候,我便陷入“着急”的情绪中,感觉时间在与我为敌,每一秒都极为漫长。然而,正是这种紧迫感,促使我珍视每分每秒,全力提升工作效率。在与中国版本图书馆沟通前,我会确认所有文件完备无缺,一切细节都清晰于心。我积极与中国版本图书馆工作人员构建良好的工作关系,以便在出现紧急状况时获取他们的理解与协助。渐渐地,我发觉自己能够在紧张且有序的节奏中完成任务,不再因焦虑而影响工作质量。

   印刷阶段作为出版工作的收官之笔,却也是问题频发的“重灾区”。每当此时,我便会心急如焚,对印刷质量与交货时间忧心忡忡,因为这二者不仅牵扯到时间安排,更与最终成品的品质休戚相关。可焦虑无济于事。我会逐页仔细核查样稿,确保每一行文字都清晰可见,每一处色彩都鲜艳夺目。印刷质量直接影响读者的阅读感受,些许微瑕都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我深入学习印刷流程,只为能用专业话术同印刷工人有效沟通;我精准传达质量诉求,保证所有细节都能被领会并落实;我学会了如何在紧迫的时间线内,保持对细节的关注,如何在与供应商的沟通中,坚持自己的标准。

   从一名初入行的编辑,带着迷茫和不确定,到逐渐融入编辑工作,我经历了无数次的摸索和实践。现在,我已能游刃有余地应对各种紧急状况,并与各方保持顺畅的沟通。这一转变的秘诀在于我学会了调整心态,将“着急”转化为前进的动力而非沉重的负担。我开始深刻理解,编辑工作不仅仅是一份职业,它更是一种责任和使命。这份工作要求我们不仅要有专业的素养和技能,更要有一颗热爱文字、敬畏知识的心。

   如今我已经不再是那个刚起步的新手,但每当我回想起那段充满迷茫的日子,心中总是涌起深深的怀念。编辑工作就像一场马拉松,我们都满怀信心地起跑,但最终能够坚持到底、赢得胜利的,往往是那些能够保持稳定节奏的跑者。

   作为一名编辑,我深知自己承担的责任和使命。在未来的岁月里,我将继续努力学习、不断进步,致力于成为一名更加专业、更加卓越的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