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庆纪念图书《何以璀璨》连载㉟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之我见

   四十年,足够让一棵幼苗长成参天大树;四十年,也足够让一家出版社打磨出自己的风骨。在建社四十周年之际,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精心策划推出社庆纪念图书《何以璀璨》。该书以“来时路”“在路上”“再出发”“我见证”四大篇章为主线,将出版社四十年来的风雨兼程娓娓道来。

《何以璀璨》不仅是一部出版社的成长史,更是一代代哈工程出版人用汗水与智慧书写的四十载答卷。书中没有宏大的叙事,只用平凡却鲜活的细节,连缀成出版社四十年来“坚守学术初心、勇担文化使命”的精神脉络。

让我们循着这本书,听哈工程出版人讲述关于梦想的故事,感受那份与书相伴的质朴感动。


 



出版深度融合发展之我见

 


——田雨虹


   出版工作是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出版业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国民经济体系中的重要产业之一。目前,出版业已由粗放式增长转向优质高效增长,其趋势已经由传统出版经营逐渐转变为规模化、产业化、精品化、高科技化现代出版经营。

   为树立大出版阵地意识,努力推动出版单位特色产业跨越式大发展,立足于新发展阶段,出版单位已意识到传统出版与新兴数字出版深度融合是出版业发展的大趋势。以下仅从个人的角度出发,粗谈一下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构想。

   一、文化内驱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文化关乎国本、国运。”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出版业需要以全面且深入地了解中华文明历史为前提,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

   出版业要以传承社会理想为目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的突出特性逐一塑造、传播。第一,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其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属于自己的道路。第二,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创新是历史连续进步的过程,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第三,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中华文明发展的五千多年中,通过不断地化解冲突、凝聚共识,最终将多元文化汇聚成共同文化,包容性不仅是中国各族宗教信仰并存和谐的格局还是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第四,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文明一直传承的理念,其决定了中国只求文明交流互鉴,不会把自己的价值观与政治体制强加于人。

   二、内容为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内容永远是根本,融合发展必须坚持内容为王,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不论是传统出版还是融合出版,不出劣质出版物、多出优质出版物是出版业始终如一的底线,也是出版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出版业是一种知识密集型产业,优质的内容供给是优质出版物的基础,也是出版深度融合发展能够产生结构性改革的前提。出版单位应根据国家政策导向及市场驱动方向,为出版物优质内容资源的生产结构合理化、运行机制流畅化创造良好的行业环境。出版单位应坚定文化自信并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全世界优秀的文明成果。对内,提升先进文化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对外,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创造出熔铸古今、汇通中西的优质出版物。



我社第一部具有电子书号的原创动画《船厂小刘成长记》


   在把握内容出版方面,出版业、出版单位需要对出版物内容进行严格的监管和筛选。在出版管理中,出版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将价值导向和内容质量放在首位,加强对出版物内容的审核和监管力度,在保证出版物内容优质的前提下,满足消费者和市场的需求,为大众创造更加和谐、健康的阅读环境。

   三、技术立命

   出版单位作为出版物的导向主体,需要对优质内容的建设创新出更多发展项目,如运用多媒体和大数据技术。融合出版是科技与文化融合的过程。数字出版业是一个改变大家阅读习惯的革命性产业,它创造了人类的新需求。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代表着文化和科技的前沿,近年来在各个行业逐渐兴起。在传统的出版业中,AI的出现不仅能为读者带来更加丰富的数字阅读体验,还会为出版业引发一场融合加创新的巨变。在图书阅读方面,AI可以使读书变得更加智能化、便捷化,为阅读和检索都提供了更加方便、智慧的场景,甚至还能将阅读的效率提高。一本内容结构、人物关系复杂的图书在读者阅读理解时会相对比较困难,但是有了AI的辅助,它将全书的内容的连贯性、结构性和人物关系的时间性、关系性以图谱的方式提炼并呈现,辅助读者进行阅读。在出版单位技术建设方面,出版业可以充分利用AI技术的优势,将其融入出版的各个流程。

   例如,设计AI内容编审系统,以满足出版单位编辑人员对内容审核的需求。该AI内容审核系统可以将大量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内容进行审校,根据系统内设计的知识库中存贮的内容,对敏感的词汇、违规的信息等进行有效识别,以提高编校人员的工作效率。另外,出版单位还要注重对融合型人才的培养。融合型人才是出版单位实现深度融合发展主体的“大脑”,优秀的出版融合人才,能够帮助出版单位建立优质的内容供给、灵活的技术处理、高效的执行发展、精致的品牌打造等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势。